“3·15”风险提示:代理维权“陷阱”
2025-03-11 18:17:19
案例一:征信修复骗局
陈先生因个人信用记录不良,无法申请到贷款。他从网上看到一则广告称可以抹除征信记录,可以达到“修复征信”的作用。他联系了广告上的电话,并支付了高额的代理费用,但“代理人”并未能帮他抹除征信记录,不仅损失了大量钱财,而且“代理人”还泄露了他的个人信息。
案例二:优化债务诈骗
吕小姐因信用卡长期逾期产生了利息和滞纳金,她从街边张贴的广告上得知可以“优化债务”,降低利息和滞纳金。她拨打了广告上的联系电话,并支付了代理费用,但该“代理人”并未能帮她降低债务,反而让她陷入了更多的债务陷阱。吕小姐在意识到被骗后,立即报警并寻求法律援助。
风险提示:
近年来,以“减免债务”“修复征信”为代表的涉金融领域“代理维权”乱象持续蔓延,有的已形成有组织的黑色产业链、非法利益链,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,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。瑞丰银行提醒广大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表达诉求,依法理性维权。